宋绍圣年间,苏东坡父子初到儋州时,当地州官张中十分敬重苏东坡,让苏家父子住在官府的房子里,定期发官粮给他们。后被上司逐出,东坡父子无室可居,处境十分凄凉。
当地官民都十分同情,*帮助苏东坡在城南的桄榔林建房,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建起了三间茅屋。虽然周围虫蚁滋生,但茅屋处在“竹身青叶海棠枝”的桄榔林中,东坡宽慰之余便将茅屋命名为“桄榔庵”。坐落于儋州市中胡镇的南郊,是苏东坡谪居儋州时住了三年的处所。桄榔庵是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的乡间生活的写照,也是大文豪同儋州*鱼水深情的重要象征,历代对其多次修葺扩建,足见人心。
同年,苏东坡帮助乡亲们打了一口水井,泉足水甜,乡亲们将它命名为“东坡井”。数百年来,井水从未枯竭。桄榔庵是苏东坡在儋州三年的生活遗存,历代都对其进行过多次修葺扩建。
东坡书院,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胡镇,始建于北宋绍圣五年(1098年)。[1]
东坡书院坐东北朝西南,院内建筑按三轴线布列,主体建筑均布列于中轴线上,依次为头门、载酒亭、载酒堂、正殿、东西两庑廊,东轴线布列钦帅堂、西轴线布列陈列馆;书院四周构筑围墙,头门前立保护标志牌。[2]东坡书院既是弘扬古代*文化遗产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,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。[3]
1996年10月21*,东坡书院被*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[4]2011年7月,被评为国家AA*景区。[5]2018年10月,入选海南省第一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。
东坡书院位于海南岛儋州市中胡镇,占地*0平方米.1996年被授予*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。为纪念北宋大文豪、谪臣苏东坡而建于北宋(1098年),后经重修,明代(1549年)更名现名。东坡书院,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。书院大门轩昂宏阔,院里古林幽茂,群芳竞秀。载枉酒亭、载酒堂、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。
宜兴东坡书院,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南麓,属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元丰七年(1084年),苏轼买田筑室于蜀山南麓,拟终老阳羡,这便是“东坡*堂”,之后又扩建成“东坡*”。元代在原址上建起“东坡祠堂”,后又废为僧舍。
明弘治十三年,工部侍郎、宜兴人沈晖在此重建“东坡书院”,作为文人学士例行***、缅怀先贤之所。
清代康熙、乾隆年间多次修缮、扩建。咸丰年间,书院被焚。
光绪八年,当地二十四家望族合资重建“东坡书院”,作为宜兴东南八乡培养人才之地。
光绪三十二年,废除科举,改为“东坡高等小学堂”后为“东坡小学”所在地。
一、改变*风俗,探索科学医治疾病的方法
当时的海南整体还是半开化的蛮荒之地,当地人非常*,生病时没有医生,*术士*,通过*牛祭神的愚昧方法来求得健康,苏东坡决定设法改变这种*风俗,他亲自到乡野***摘*药,考订药物的种类,为当地人探索出了*疾病的药物,如荨麻、苍耳等。
二、提倡重视农业,谋求长远发展
苏东坡来到海南时,发现当地人懒于耕种,以打猎为生,田地多荒废,为此,苏东坡向他们进行“劝农”的宣传教育,说重视农业生产,才能带来长远*,还热情洋溢地写下了《劝农诗》。
三、开创教育先河,播种读书育人的***
苏东坡对海南文化影响巨大,开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先河。在苏东坡来海南之前,海南还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,他来了海南后培养了第一位举人姜唐佐,第一位进士符确,后来姜唐佐放弃追求追求功名仕途,继承恩师旳遗愿,隐居老家,开坛讲学,收徒授业,终老一生。
苏东坡离开海南后,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,为了纪念这位传播文化中原的先驱,海南*在载酒堂的原址修建了东坡书院。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、东坡井、东坡田、东坡路、东坡桥、东坡帽等,无不表达了人们对苏东坡的缅怀之情,连语言都有一种“东坡话”在里面。